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机体的阳气是否充足。中医讲,阳是能量。阳气充足的人,可以轻松抵御冬日寒冷和疾病的侵袭。阳气不足的人,免疫力往往较差,甚至很多老年人会因自身阳气衰弱而很难挨过寒冷的冬季。
(相关资料图)
补阳气就是“补寿命”
一提到“补”,很多人就会想到“食疗”,其实,晒太阳就可以补充阳气。
因此,民间也素来有“冬晒太阳,胜喝参汤”的说法。
尤其是对于现代人而言,由于环境、工作、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少人都有阳气不足的问题,甚至出现了“亚健康”的状态。
从中医角度讲, 经常晒太阳除了可以补充阳气,甚至还有助于人体排出湿邪,可谓一举多得。 西医同样认为,晒太阳有益健康。研究发现,多晒太阳能显著延长寿命。
一天中的“日照方”
6~10点晒脚踝——除寒气少抽筋
一天中6~10点太阳中的红外线比较强,紫外线偏弱,比较温和,手脚冰凉的人,可以晒晒脚踝。
方法: 起床后,天气好的时候,在温暖之处,适当露出脚踝,对着太阳晒晒脚底,同时可配合按摩小腿的足三里穴。
10~16点晒头顶——补阳气促生发
冬末春初紫外线较强,特别是12~16点,长时间晒会对皮肤造成伤害,但是头顶就不一样了。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适合在中午晒。
方法: 天气温暖时,可以在午饭后到室外散步,让阳光温煦头顶百会穴。
16~17点晒后背——补维D最佳时机
人体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 傍晚晒背有助于调理脏腑气血。
方法: 将后背朝向阳光,可将双手搓热后摩擦后背的肾腧穴,有温肾助阳的作用。
随时晒晒手心——有助于睡眠
人的手掌很少被晒到,所以要特殊照顾,常晒手掌可舒缓疲劳,促进睡眠。
方法: 手心最重要的穴位是劳宫穴,在阳光下摊开双手朝向阳光,配合劳宫穴按摩效果更佳。
晒太阳,别太久
成年人: 每天日晒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
婴幼儿和儿童: 由于皮肤娇嫩,日晒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5~30分钟。
老年人: 合成和利用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能一次暴晒太久。
晒太阳不论是哪个部位,最好是直射(眼睛除外),如室外温度较低,可打开窗户在室内温暖处做日光浴。
患有白内障等眼疾的老人,为防刺眼可以戴副墨镜。
晒太阳后, 可喝点绿茶;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3的食物 ,如动物肝脏、鸡胸肉、三文鱼、猪肉、牛油果、蘑菇等,有助保护皮肤。
来源:云南中医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印度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