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药师团队的研究员梅林,在2022年,“提前还房贷”就经常被大家提起。当迈入2023年,相关话题更冲上了热搜,提前还房贷的人更如潮水般涌进银行。
甚至有专家开始担心,在经济复苏的2023年,老百姓反而提前还贷,是否意味着未来我们将要步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时代?
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指的是企业将大部分利润用于还债,而不是继续扩大投资,更不会从银行贷款进行投资。家庭也会将大部分收入用于还债,同时尽量减少消费,更加不会贷款进行透支消费。
(资料图)
换句话说,大家都纷纷从追求“最多的利润”转向追求“最少的债务”。
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一个著名例子是9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经济的增长非常迅速,由于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居民和企业都不断疯狂加杠杆,股市和房价也迅速飙升。
而到了90年代初,随着股市和房地产的泡沫破灭,日本开始陷入了长期的经济停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失去的20年”。此后,日本政府为了刺激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重新扩张其实制定了许多政策,但最终都宣告失败。
那么问题来了,在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时代,各行业的发展都有哪些变化?
①消费行业
当资产负债表衰退后,社会将陷入低欲望的状态。
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认为日本的新一代人对各种事物都缺乏欲望,包括物质方面的消费欲望和结婚生子的欲望,大家都变得“无欲无求”。
请大家看图,在90年代获得正收益的消费股,正好都符合“低欲望社会”的特点。
首先是低端零售类,比如7-11便利店和永旺等,代表了“断舍离文化”与极简生活主义导向下的消费降级。
其次是必选消费品,比如花王和资生堂等,对应着女性地位不断上升并释放消费潜力。
最后则是居家娱乐产品,比如索尼和任天堂,代表着“宅文化”的盛行。这说明了年轻人越来越来越重视精神享受,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动漫和游戏买单。
而与此对应地,在“低欲望”带来的消费降级下,高端消费和地产产业链公司的股价都长期持续萎靡。
一言蔽之,消费降级优于消费升级。
事实上,中日青年的“低欲望”特点可能也有不少的相似之处。
不管是这几年中文互联网上“佛系青年”和“躺平文化”的愈发流行,还是结婚登记人数和出生人口不断下滑,都体现了社会氛围的悄然转变。
②制造业
制造业有两条重要的逻辑,分别是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所谓的技术优势,就是“我有的你没有”,包括汽车、精密仪器和创新药等高端制造行业。而成本优势则是“你有的我便宜”,比如日本早期出口占比较高的纺织品和钢铁。
随着日本90年代末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这些依靠成本优势的低端制造业也陆续向后发国家转移了。
这样看来,未来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也将会不可避免地向印度和越南等国家转移,只有一些具备技术优势的高端制造业才能够保留下来。
③科技行业
虽然日本没有抓住信息技术浪潮的机会,不像美国那样诞生了微软和谷歌这类革命性的科技公司。但如果那时买入了日本的信息技术行业,同样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回报。
因此,对于投资中国资产而言,我们也应当买入一些积极布局前沿技术的公司,分享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不管是云计算和区块链,还是最近非常火热的ChatGPT和人工智能,都是可以关注的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失去的20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我们不能简单类比当下中国的情境。但是假设资产负债表衰退确实无法避免,我们在选择投资方向时也应该做好准备,未雨绸缪。
总而言之,我觉得未来中国资产的投资更应该关注消费降级、高端制造和前沿科技这三个方向,大概率可以取得超额收益。
——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印度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