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从2月26日到3月21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央电视台先后4次到漯河临颍就智能监测助力春耕、智慧设备助力春管、小麦良种支撑粮食增产、智慧设备助力麦椒套种等方面进行采访报道。
3月21日CCTV农业频道"乡聚春天里 春耕进行时"
央视在《临颍县小麦进入拔节期智慧设备助力麦椒套种》这条报道中介绍:麦椒套种的一亩地,小麦的产量是在900斤左右,辣椒的产量也有600斤左右。而且,收完小麦之后,紧接着它会套种大豆和芝麻。这样算下来,每亩地的综合收益,是在8000元以上。这样和小麦玉米的轮作相比,每亩地提高的收益是3000元左右。
3月16日CCTV新闻频道《朝闻天下》
央视在《春耕一线观察丨一粒小麦良种 支撑粮食增产大图景》中,报道了临颍县一粒良种的推广之路:向种植户推广的所有品种,都需要经过在农场里边连续两到三年的试验验证。从品种的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等几个方面,综合筛选出最适合我们当地种植的品种。除了在推广前进行充分的验证,良种推广后,还为种植户提供追踪管理服务,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发手机App,从气象、病虫害、土壤等多个方面,对品种进行监测。
3月3日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
央视在直播《河南漯河:小麦进入返青期 智慧设备助春管》报道中,介绍了临颍县麦椒套种 一块地保证“粮袋子”和“钱袋子”,科技应用助力稳产增收。
2月26日CCTV新闻频道《新闻联播》
央视在《全国早稻育秧陆续开始 春耕生产开局良好》报道中提到:在漯河市临颍县,农民种地有了新帮手——田间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到全县小麦核心示范区的苗情,通过监测显示小麦返青以后,颜色青绿,茎叶挺拔。细看央媒的四次报道,可以看出临颍“三农”工作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充分体现了河南“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层探索和生动实践。
据报道,临颍县作为平原农业大县,近年来为破解稳粮增收难题,紧抓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机遇,实施“麦椒套种、全产业链发展”,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出一条既保障粮食安全,又促进产业提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县小辣椒种植面积44.3万亩,年交易额55亿元,成为豫中南最大的小辣椒产销集散地。临颍辣椒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被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做法是坚持做到“八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经营规模化、种植绿色化、产品品牌化、成果共享化。
临颍县在不断壮大辣椒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引进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逐步探索形成了“二次分红联农带村”“托管服务增效共享”“合作经营带村联农”等帮带模式,让全县椒农更多分享到产业发展红利,农户在减少农资投入的同时,解放了劳动力,可到运营企业或外地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农户亩均年收入可增加2000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增加5至20万元,有效带动农户和村集体共同发展。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非洲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